超融合上演“群雄逐鹿”, 实力玩家瞄准金融行业

2017年超融合市场到底有多热?除了全球销售额大幅增长外,与计算、网络、存储相关的企业都试图在这个领域分羹一杯。随着各大金融机构纷纷上云,超融合服务商也加紧了对金融市场的抢占。面对琳琅满目打着超融合旗号的产品,到底谁才能经受住金融客户的考验?
云计算即将进入成熟期, 混合云管理需求正在爆发

今年Gartner公司发布的2017年度新兴技术成熟度曲线,推出了三方面趋势:无处不在的人工智能(AI)、透明化身临其境的体验、数字化平台。一个明显的变化是,云计算和大数据等不再是期望中的“新兴技术”,而是正在慢慢地融入我们的生活。
国内首现“云模式”卫星服务, 天格计划将发射24颗微小卫星

天体物理领域的卫星服务也可以像云计算一样取用方便、费用低廉吗?答案是肯定的,卫星领域正在开启“云服务模式”,让国内外的科学家、科研院所和商业公司共享卫星的探测数据和资源。
光大证券和浪潮的混搭, 能否创造出金融科技的典范?

金融科技(Fintech)的概念在过去几年非常火爆,除了BAT等互联网公司,银行、保险、基金公司等传统金融机构都被卷入这场变革式的洪流之中。然而,证券行业似乎在这一场科技赛跑中有所落后。作为金融科技的重要应用领域,证券行业在业务和技术上,到底该如何应对新的挑战和转型?
打开云原生, Kubernetes将成重要推手

以Docker为代表的容器技术,以轻量级虚拟化技术为初衷,从默默无闻跃进产业视野,如今已经被列在诸多企业IT发展的技术版图之中。标准化云的交付件只是一个开端,随之而来的是一系列技术与管理方法的升级,重大的方法论变革指向Cloud Native(云原生)这一“终极”目标。
全球年损失超500亿美元,DataVisor要以无监督学习算法打击欺诈“黑产”
多份研究报告指出,全球每年欺诈损失总额大概超过500亿美元。仅在去年一年,全球信用卡、借记卡、预付卡和私有品牌支付卡的损失就高达163.1亿美元。面对网络欺诈,业内如何用最先进的技术与之斗争?
从技术架构到应用感知 联想超融合进入2.0时代

2017年,无论是AI、VR/AR还是IOT(物联网)对计算能力和存储能力的需求都会远超以往,这一切都对IT基础架构提出了巨大的挑战。而超融合凭借部署灵活、强扩展性、资源管理高效集成、低成本运行等优势,为变革传统IT模式提供了更多可能。
从BYOD谈起, 企业移动管理市场的演进与发展

随着移动智能终端技术的快速发展,移动办公日益普及,越来越多的企业员工开始使用移动智能终端进行办公,其中自带移动设备工作BYOD(Bring Your Own Device)也成为潮流。这种全新的生产力在革新企业办公方式的同时,也对IT架构产生了深远的改变。随着移动化趋势从消费级向企业级的演进,企业移动化成为产业发展的新蓝海。
比特币本月底停止所有交易业务,区块链和云计算的未来将如何?
近期有关比特币的消息很多,先是摩根大通(JPMorgan)首席执行官杰米戴蒙(Jamie Dimon)宣称比特币是一场“骗局”,紧接着监管部门指出ICO(代币首次发行)属于非法集资行为,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呼吁不参与任何与所谓“虚拟货币”相关的集中交易或为此类交易提供服务。昨天,比特币中国发布公告,将于9月30日停止所有交易业务。一场有关区块链、云计算和大数据的故事,又将迎来怎样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