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云报道原创。
云计算广泛普及的今天,各种概念不断涌现:公有云、私有云、混合云、行业云、专有云、托管云、专属云……目接不暇。
其中,专有云作为一种新型的云上解决方案,以其介于公有云和私有云之间的优势,得到了部分市场客户的青睐。
那么,专有云与传统的公有云、私有云有何不同?专有云又能解决企业现阶段上云的哪些问题?今天就来重点聊聊专有云。
专有云:公有云和私有云的最佳中间方案
企业上云主要源于两个刚需:一是,对现有计算资源的完全管理,方便虚拟化及池化,同时还要有较好的弹性拓展能力;二是,对企业自身的数据管理的安全性需求。
从公有云的角度看,不需要客户建设基础设施,也无需考虑运维问题,但其安全性始终是中大型企业的核心顾虑。
从私有云的角度看,安全合规性得以保障,但建设成本和运维成本高昂,定制化程度较高,在管理复杂度、可靠性、资源利用率等方面会遇到较大瓶颈,无法做到像公有云那样弹性平滑的服务体验。
基于这样的市场需求,专有云诞生了:既拥有公有云迁移的便利性和弹性伸缩能力,方便企业上云;又能通过平台化和自动化的安全配置管理,有效降低企业在安全治理方面的门槛及成本投入,可谓是兼具了公有云和私有云的优点。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混合云也是一种兼具公有云和私有云优势的解决方案,但与专有云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在艾瑞咨询的定义中,专有云是由第三方云服务厂商提供IT基础设施硬件资源和运维管理服务的,并从物理层面隔离出专属虚拟化资源池,所有计算资源仅供所服务的企业独享的一种云服务。
区别于其他形式的云,专有云的重要属性包括四点:
- 采用专属机房空间保证资源池的安全与私密,避免资源竞争,消除网络影响,使计算更加可靠。
- 所有服务的数据均存储在客户物理资源池内,满足客户数据安全需求。
- 拥有资源的快速扩容能力,满足业务需求。
- 客户可以对计算、存储和网络资源进行统一管理。
简单来说,专有云是公有云的专属部署模式,也可以看做是私有云的托管模式。因此,所谓的“专属云”、“托管云”,从本质上来说,和专有云是一致的概念,都是在稳定性、易用性、拓展性等方面具备公有云级别的成熟度,又兼顾私有云的安全可控,从而能够更好地满足政企机构在特定性能、应用及安全合规等方面的要求。
Top云厂商争夺专有云“香馍馍”
过去十年,云计算、大数据、IoT、AI等新技术为企业级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具有深厚行业积累的传统企业开始“逆袭”,“云化”则是这些政企客户实现数字化转型和重塑的第一步。
与此同时,互联网企业云化趋于饱和,公有云玩家们仅靠互联网用户的庞大基数已经不足以支撑其高增速,亟待开拓新的市场。
企业云化需求及产业互联网的转型,共同推动着云计算服务的演化,从而造就了一个百亿级的专有云市场空间。
据艾瑞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专有云市场规模达59.2亿元,预计在2018-2023年的五年复合增长率为56.7%,至2023年市场规模将达到559.4亿元。
虽然专有云市场体量小于已经发展多年的公有云市场,但近两年发展增速很快,未来几年与私有云的市场规模相差不大。
据艾瑞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私有云市场规模约为417亿元,至2023年市场规模将达710.4亿。Gartner认为,到2021年,中国市场公有云和专有云的收入占比为4:6。
可以看到,专有云正在进入舞台中央,成为云计算下半场不可忽视的力量。这种变化不仅为公有云厂商,也为传统IT厂商、私有云厂商带来了巨大机遇。
阿里云、腾讯云、金山云、百度云等公有云厂商均已推出专有云平台,虽然都是脱胎于各自的公有云服务,但还是存在着一些差异,例如:
阿里云的专有云(Apsara Stack),其IT基础架构和阿里云的公有云同源,经历过巅峰流量的考验,其技术领先性毋庸置疑。客户只需要用最小的体量来自建最小规模的专有云,其他的部分可以与公共云计算结合,通过“专有云+公共云”的混合云服务来满足其本身的定制化和多样性需求,以及解决成本与效率问题。
腾讯云推出的专有云TCE (Tencent Cloud Enterprise)矩阵,具有企业版、大数据版、敏捷版和AI版,其中AI版是行业内首个面向AI应用推出的专有云。腾讯推出TCE的底气在于,腾讯云有着三年服务金融客户的经验,全球首家全量上云的微众银行就是构建在腾讯云之上,故TCE在可靠性、一致性、安全等方面自有过人之处。
对于私有云厂商来说,纷纷推出的托管云或专属云,则是“专有云”的另外一种表现形式,即提供给用户独享的IDC资源,并帮助用户将物理设备进行云化。用户可以在物理资源池内灵活的分配、管理各种规格的云主机。托管云主机和其他用户云主机在资源层物理隔离,以满足合规与独享资源池的需求。
政府和大企业
目前,政府、金融、电力、制造等行业客户,对云服务的安全性和可控性要求较高,因为成为专有云市场的重点竞争对象,尤其是政务行业已经成为各大云厂商竞争最为激烈的领域之一。
此外,规模较大的央企和集团化公司,也是专有云的使用群体。他们通过在集团内部搭建自己的“专有云”,并通过多租户的形式,向集团内部各子公司、分公司输送云能力,形成集团内部的云生态。
对于公有云厂商而言,专有云成为其攻坚企业级市场的得力武器;对于私有云厂商而言,政企、大中型企业本来就是其主要客户,在特定行业的云计算样板案例,也极大促进了专有云的落地。
随着各大云厂商纷纷进军专有云市场,彼此的优势差异,导致在该市场中增长速度各不相同,专有云的市场格局还有很多变数。
一方面,云计算下半场拼的是创新能力、全栈能力和贴身服务能力,这就需要云玩家们对于政企市场有着深刻的认知。
客观而言,公有云厂商不缺互联网思维和创新能力,但相比传统IT企业级厂商,在行业市场的积累尚浅。因此,近年来公有云厂商们纷纷开始加大在政企市场的布局,完善全栈能力和服务能力。
另一方面,专有云更强调生态体系和对客户的赋能。很多行业客户希望构建行业云,将行业能力输出,这就要求专有云厂商能提供从项目咨询、实施、培训、运营、运维等在内的一揽子服务,一方面为行业客户赋能,一方面也为合作伙伴赋能,构建更健壮的生态体系。
同时,专有云的应用也并不局限于上云。在新技术的推动下,近些年已经发展出了很多新的应用形式。
例如,在企业IT资源规模大到一定程度之后,需要一个完全云化的平台将资源管理起来,并且能够在上面衍生出除了IT基础资源以外,类似于大数据、人工智能这样更高层次的服务。因此,专有云+AI+大数据融合创新的模式,将成为专有云未来重要的发展方向。
总体而言,随着专有云战场的大幕揭开,云计算下半场的竞争也愈演愈烈。谁能更好地满足政企客户特定的云化需求,谁就能笑到最后。
【关于科技云报道】
专注于原创的企业级内容行家——科技云报道。成立于2015年,是前沿企业级IT领域Top10媒体。获工信部权威认可,可信云、全球云计算大会官方指定传播媒体之一。深入原创报道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