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云报道:两会提案呼吁大数据立法,跑偏的大数据要回归正轨

科技云报道原创。

两会上,与科技相关的提案关注度不断攀升。其中,大数据技术正被广泛应用,遇到更多问题,对政策、立法的推进需求更加迫切。

大数据、AI等新技术的春风,在近两年已吹到两会。随着大数据应用范围越来越广,遇到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如何让行业更规范、健康的发展成了关键。

大数据提案,应用和监管并重

两会期间,从工信部、发改委等部委了解到,大数据系列推进政策将密集推出,国家政策将为今年大数据产业的快速成长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业内预期,我国大数据产业正在从起步阶段步入黄金期,2020年中国有望成世界第一数据资源大国。

良好的发展形势下,互联网行业大佬有关大数据的提案备受关注。全国人大代表、苏宁控股集团董事长张近东提出建立跨地域、跨行业,能够面向整个社会开放的数据共享平台,加强数据安全立法,同时逐步加大引入人工智能和区块链技术,推动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的融合。

全国政协委员、京东掌门人刘强东一项提案是《关于利用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完善电子化政府采购的建议》,建议政府采购加强与电商大数据对接,完善现代化监管手段。加快供应商诚信体系大数据建设,识别、防范供应商围标、串标和欺诈等行为。

全国人大代表、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建议,从法律法规、大数据分级保护、大数据运营者规范管理等方面对大数据资产进行保护。他还明确提出,制定《数据安全保护法》,明确大数据管理者和运营者的法律责任与义务,制定可操作的实施规则,指导政府部门、各行业领域有效地开展大数据资产的安全保护工作。

上述大数据相关提案,可谓是应用与监管并重。立法、监管、安全等核心关键词频繁出现,希望大数据在应用中能起到监管的作用,更需要大数据自身在制定的规则、法律法规下得到应用,才能让行业健康发展。 

 不规范应用,你会被大数据“歧视”

“监管”的高频出现,显示其已经是当前制约大数据进一步发展的问题。

两会前夕,一个用户吐槽大数据应用的争议事件在微博发酵。该用户长期使用某网站订酒店,偶然一次机会发现自己通过网站预订的价格高于酒店门市价,用朋友账号在该网站登陆查询同一酒店,价格也高于自己。

另一件事则出现在打车软件上。该用户使用网约车,选择普通车型后,接驾的是商务车型。此前有普通网约车紧张,平台提醒白金卡用户免费升级到商务车,仍按普通型收费的情况。

不过这次在没有特别提示此次不是免费升级的情况下,最后价格还是按照商务车型收费。该用户翻看过往记录,才发现此前有几次商务车替代普通网约车并不是免费升级,仍按商务车型收费。

这种事情按说并不是新鲜事,做生意对老客户“杀熟”的事情应该很多人都遇到过,只不过这次出现在大数据应用。商家的这种行为,又称为价格歧视,即可以是对不同购买者索取不同价格,也可以对同一个购买者的不同购买数量收取不同价格。

这种情况之前在运营活动中比较常见,比如商家为吸引新用户会提供更优惠的价格或产品,但是老用户无法享受到。商家之所以能够完成“杀熟”,正是利用大数据,实现与用户的信息不对等。 

造成企业和用户信息不对等情况的原因,又不能不提个人大数据安全问题。此前支付宝年度账单引发争议,不断提醒用户要注重保护个人数据隐私。

然而,随着大数据“侵袭”到普通给用户生活中,提供便利的同时,部分隐私难免会被牺牲,要不被“歧视”就要规范监管。

立法呼声高涨,规范才有未来

当大数据在带来便利之外,还开始“作恶”,而大数据开始“变坏”,核心问题是用户不清楚大数据算法的原理,并造成信息不对等。要最大限度保障用户利益,就需要通过立法对行业进行规范。

立法规范的同时,大数据行业也将经过一段调整期。首当其冲,是大数据流转将复杂化。大数据时代,数据买卖成为平常事,需要通过对数据共享、运用和流转进行监管和保护。在有效监管下,或将提高大数据流转的成本,但是能够有效提升安全性,毕竟谁都不想再看到不法分子几块钱买几千个手机号或身份证号的事情。

其次,新采集大数据门槛将变高。提高企业收集用户大数据的门槛,要求企业提高数据保护等级,也是对用户隐私数据保护的重要一环。一旦不按照规定采集数据,将进行处理,能够避免当前很多侵害用户隐私,但是用户无法保护自己的情况。

此外,不同等级大数据将迎来发展“时间差”。隐私性弱、数据成熟的大数据领域,制定规范制度将更快。而一些隐私性强,还未成熟应用的大数据,制定规范显然要更谨慎,专注这部分大数据的企业的发展节奏也会受到影响。

大数据立法是必然,规则的建立要跟上大数据应用的脚步。人们以为算法是“佛系”,但是事实证明算法会被人利用来“杀熟”,没有控制的个性推荐也会放大人们的欲望,不监管将影响行业发展。最终大数据的采集、流转、应用,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有人负责。

【科技云报道原创】

微信公众账号:科技云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