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营3年半,盈利超千万,云计算公司青云QingCloud如何在资本大战中逆流而上?

众所周知,云计算尤其是基础云服务层是一个重资产的行业,想取得利润却绝非易事。青云QingCloud(以下简称“青云”)作为一家IaaS服务商,却在国内云服务行业中率先实现千万级的税后净利润,有力反驳了云服务市场的发展必须依靠“烧钱”来推动的说法,为云服务市场注入一针强心剂。

青云是如何在行业巨头围攻、群雄崛起的现状下实现快速成长的?科技云报道专访青云市场副总裁刘靓,一起聊聊青云盈利背后那些事儿,以及这家屡屡给市场带来惊喜的公司下一步又将有什么新动作。

 青云市场副总裁刘靓

盈利有诀窍,公有云私有云各有模式

青云2012年4月成立,2013年7月产品上线,运营至今约三年半的时间。目前,青云既做公有云,也做私有云,也包括两者结合的混合云解决方案。

青云能够在短时间内实现盈利,并不完全依赖资本的助推。回顾青云在产品和市场的发展历程,会发现青云是一家谨慎且理性的公司。

青云始终选择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去尝试,在找到适合自己并且能够可持续发展的模式,才会快速去扩张。这种模式不仅得到了市场验证,更有财务数据的支撑,2015年青云实现了收支平衡,2016年更是实现了千万级人民币净盈利。

关于盈利,青云市场副总裁刘靓谈到了青云独特的优势和商业模式,并总结了在公有云和私有云业务上的不同打法。

公有云:差异化市场+高效能运营

在刘靓看来,青云在公有云上最大的优势在于锁定自己最擅长的市场,然后让成本收益的结构保持一个最优、最健康的状态。

云计算是一项需要长期投入的事业,而且是一个重资产行业,硬件规模大,投入多,但随着云计算市场的日益成熟,云服务的价格势必会一降再降。目前国内公有云供应商众多,竞争非常激烈,公有云领域的价格战已经司空见惯,导致公有云市场的利润越来越低。

所以青云在公有云方面得以盈利,拼的不是价格,其核心竞争力主要来自两点,一是差异化的市场经营,二是在于技术带来的整体效能的提升。

从客户群体来看,青云的差异化更多体现在服务所谓的“精英市场”。刘靓表示这个“精英”更多指的是一个技术储备的成熟度。“这个客户群体有个非常明显的特征,他们有过大型的IT系统的建构和运维经验,尤其是懂网络的人会非常的喜爱青云。那这个精英市场它有什么特点?他们消费能力比较好。”

从成本运营来看,青云认为效率才是最好的成本控制的方式。除了日常公司的经营管理和人员的扩张以及人员项目之外,很重要的一点是在于系统性能的效率,通过技术手段来解决成本的问题。

“举个例子,我用10台机器能做的事,可能跟人家买20台、30台能做的事一样多,那肯定我的成本会更低,我的单位成本会更优。再举个例子,在青云没有人做运维工作,数据的迁移和启动,都是自动发生的,它不需要人的介入,那我们是不是在运维上,人的投入和时间的投入都变少了。”

目前,青云数据中心的升级全部是自动化完成的,10个数据中心只有7个实施人员,整个公司工程师不到100人。就是这样一个精英的团队,服务着近7万家企业级客户。

私有云:产品成熟度

谈到私有云,在中国也有强烈的市场需求。私有云的客单价一般都要大大高于公有云,可是私有云的复杂程度也远高于公有云。私有云部署需要的不仅仅是虚拟机和存储的配置,它需要在业务流程、自动化、生命周期管理等多方面的能力,在运维上也要依赖于自动化工具之间的流畅交互。

所以在青云看来,私有云业务实际上比的是产品化成熟度的问题。如果产品化和自动化的程度不高,从出方案到部署,都需要一整个团队蹲点式服务,甚至还得基于用户需求定制化开发,项目规模越大,亏损反而越严重。

青云的解决方案,在于采用了公有云和私有云共享同一套代码,架构统一,产品一致,可以说是国内云计算厂商中相当亮眼的竞争优势——用户既可以使用青云公有云资源,也可以使用青云的产品搭建、部署私有云,从而保证了青云整个运营成本的降低。

所以这也恰恰是青云作为一个年轻公司,能获得如金融、航空、能源等金字塔尖的业务,并得以盈利的一个重要原因。刘靓介绍道,“这部分客户,要求最高,技术储备也是非常强的,有相当丰富的经验。关于部署的快慢,扩容顺畅与否,高并发测试能否通过等云服务的表现,其实都是很直观可以体现出来的。真正测试起来,青云就是高性能,都是可以被验证的。”

归根到底,不管是公有云还是私有云,青云能够盈利,不仅在于差异化的市场策略和技术带来的整体运营效能提升,更取决于青云没有盲目地去做一家快公司,快速地融资,快速地扩张,快速地做市场规模。刘靓表示,“我们以后永远不会追求所谓的高的利润率。青云的目标,实际上是维持健康的、可持续的发展。所以,由成本下降带来的利润,我们都会回馈给用户。”

下一步:业务向下沉,产品向上抽象

青云实现了千万级的税后净利润,正在积极筹备登陆国内资本市场。考虑到未来长远的发展,青云还要在技术和产品上有大的突破,并开始实施“以资源为中心”向“以应用为中心”的战略转型。

据刘靓介绍,整体业务市场策略上,公有云和私有云都要下沉,以前最专注的、最擅长的“精英市场”,逐渐覆盖到更大的市场。无论是从整体的规模,还是从客户的种类、行业、业务模式、地域,都要有更大的覆盖。

产品方面,按青云内部的说法,叫做往上层去抽象。

 

“首先我们来理解第一层抽象,IaaS抽象为硬件。以前企业首先要拥有好多的设备,才能拥有计算能力、处理能力、存储能力等等,但是有了IaaS,在机器这一层做了抽象,所以现在企业不用再买机器就可以使用大型的计算能力了。

再往上抽象的就是PaaS了。今年有一个非常重点的新的业务形态——应用中心,是在PaaS基础上,再往上去抽象,为所有做SaaS开发的人,把下面资源架构都抽象掉。”

所以,如果青云能把服务往上的抽象做得更好的话,对于用户和合作伙伴都是非常有益的事情。从用户的角度,用户能直观地看到业务本身,并且很方便地去管理它。从合作伙伴的角度,各种各样的服务商都能在青云的应用中心去部署自己的产品,并进一步商业化产品。

因此,青云构建生态更多考虑的是赋能给合作伙伴:第一步,让合作伙伴的应用快速地云化部署;第二步,让他们的应用直接获取运营能力;第三步,将应用发布给所有青云用户的同时获取市场。

刘靓表示,“生态不光是大家签一个战略合作协议的问题,而是要真的把产品落地,让更多的合作伙伴能更省心地,去快速地在青云上去形成一个丰富的企业级的应用生态,或者说企业经营的市场。”

不做巨无霸,多赢才是未来

谈到云计算的未来,刘靓强调青云不会做巨无霸,并且相信在这个时代,巨无霸也不会再出现了。未来的合作,更多的是多赢的一种局面,尤其在企业服务领域,合作大于竞争。

“在青云上,其实最核心的利益是用户的利益,我们最根本的出发点是让人们更获取到更多、更丰富的服务,在这个过程中希望达成一种多赢的局面,用户是受益的,合作伙伴是受益的,青云也是受益的。”

同时,刘靓透露青云也在投资合作一些前沿的、关键的技术公司,对青云现有业务进行延伸或者补充。

面对千亿级的云计算服务市场,青云的盈利至少可以说明,拥有技术优势的创业类公司,依然有自己的生存空间。对同类云计算创业公司来说是一种鼓励,对于提振资本市场的信心也是一个利好。

青云在未来行驶的道路中,能否继续扩大行业和地区的覆盖,形成持续的盈利能力,还有待考验。青云要考虑的重点,不仅是实现“以应用为中心”的战略转型,从产品和生态上建立护城河,更是要强化技术壁垒,发挥精细化运营的优势,和资本巨头们去打一场持久仗。

The End

【科技云报道独家专访】

转载请注明“科技云报道”并附本文链接

为您推荐